您的位置: 首页 > 改善专业教学条件

制图第一章2

作者:       发文时间:2019-11-21

攀枝花市华森职业学校

 

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名称:      机械制图         

授课班级:                      

者:      易洁            

                                            

教务处

检查记录

 

 

 

 

 盖章:                                     日期:


章节名称

尺寸注法

学科

机械制图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3

教学策略选择

教学内容: 第一章第2节《尺寸注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组织:教学场地的选择为教室,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为小组学习。

教学评价:本次教学任务完成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方式主要为学生展示和教师点评。

知识点

基本规则       标注尺寸的要素          常见的尺寸注法          特定要求的尺寸注法

简化的尺寸注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介绍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则。

              2讲解常用尺寸的注法。

能力目标:能正确标注图样上的尺寸。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2、培养严格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技术标准的良好习惯,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工程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2介绍尺寸的组成

PPT展示及教师的讲解。

教学难点

 

直径尺寸、角度尺寸的标注方法

 

 

 

PPT展示及教师的讲解。

板书设计

 

尺寸注法

 

一、基本规则

二、标注尺寸的要素

三、常见的尺寸注法

四、特定要求的尺寸注法

五、简化的尺寸注法

 

 

 

 

 

 

 

 

教学过程结构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

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

引入新课题

      机械制图是为工人加工零件提供依据的文件,那么工人在拿到图纸后是根据什么进行零件大小的加工的呢?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一般以毫米为单位。以毫米为单位时,不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表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为了便于图样的绘制、使用和保管,图样均应画在规定幅面和格。

(二)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定

完整的尺寸标注包含下列四个要素:尺寸界限、尺寸线、尺寸数字和终端(箭头),具体如图1—9所示。

1尺寸界线

作用:表示所注尺寸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用细实线绘制。

它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本身作尺寸界线。

强调: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允许与尺寸线成适当的角度;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   2 mm左右。参照下图说明

2尺寸线

作用:表示所注尺寸的范围,用细实线绘制。

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并应尽量避免尺寸线之间及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交。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相互平行的尺寸线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依次排列整齐。并且各尺寸线的间距要均匀,间隔应大于5mm   以便注写

3尺寸线终端

尺寸线终端有两种形式:箭头和细斜线。机械图样一般用箭头型式,箭头尖端与尺寸界线接触,不得超出也不得离开,如下图所示。

当尺寸线太短,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时,允许将箭头画在尺寸线外边;标注连续的小尺寸时可用圆点代替箭头,如图112所示。

  a                                           b

112     尺寸线箭头

4尺寸数字

作用:尺寸数字表示所注尺寸的数值。

强调:(1)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写在尺寸线的上方、左方或尺寸线的中断处,位置不够时,也可以引出标注。

2)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

3)在同一张图上基本尺寸的字高要一致,一般采用3.5号字,不能

根据数值的大小而改变。

(三)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1、线性尺寸的标注

线性尺寸的数字应按113a)所示的方向填写,图示30º范围内,应按图(b)形式标注。尺寸数字一般应写在尺寸线的上方,当尺寸线为垂直方向时,应注写在尺寸线的左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如图(c)所示。狭小部位的尺寸数字按图(d)所示方式注写。

 

                                      

c                                      d

                            113     线性尺寸标注示例

2、角度尺寸的标注

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角的顶点为圆心画出的圆弧线。角度的数字应水平书写,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必要时也可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外侧。角度较小时也可以用指引线引出标注。角度尺寸必须注出单位,如如图114所示。

114    角度尺寸标注示例

3、圆和圆弧尺寸的标注

标注圆及圆弧的尺寸时,一般可将轮廓线作为尺寸界线,尺寸线或其延长线要通过圆心。大于半圆的圆弧标注直径,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Ф,小于和等于半圆的圆弧标注半径,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没有足够的空位时,尺寸数字也可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或引出标注。圆和圆弧的小尺寸的标注下图所示。 

4、球体尺寸的标注

圆球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SФ,半球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SR” 标注如下图所示。

 

 

 

 

小结

1、重述尺寸三要素的画法和用途。

2、总结各种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布置作业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对已学知识加深理解,进行拓展,引出新知识。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并勾画重点知识点,思考、熟记

 

 

 

 

 

 

 

 

 

 

 

 

 

 

 

 

 

 

 

 

思考,找出作图方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这图,该图中有哪些错误之处,请改正!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并勾画重点知识点,思考、熟记

 

 

 

 

 

 

 

 

 

 

 

 

 

 

 

 

 

 

 

 

 

 

 

 

 

 

 

 

 

 

 

 

 

 

 

 

 

 

 

 

 

 

 

 

观察

思考

合作

画图

分析

归纳

 

 

 

 

 

 

 

 

 

 

 

 

 

 

 

 

 

 

 

 

 

 

 

 

 

 

 

 

 

 

 

学生分小组讨论这图,该图中有哪些错误之处,请改正!

 

 

 

 

 

 

 

 

 

 

 

 

学生通过老师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学生做题。

多媒体课件

 

 

 

通过问题的方式做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师生共同探讨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以及学生的参与度。

 

 

 

 

 

 

 

 

 

 

 

 

 

 

 

 

 

 

 

 

 

 

 

 

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师生共同探讨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以及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作业练习来巩固知识点。

学习检测效果

 

教学反思

 












 

上一条:安装与维修教案

下一条:制图第一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