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 枝 花 市 华 森 职 业 技 术 学 校
《 电子技术 》
实训指导书
专 业:
班 级:
指导老师:
学 号:
姓 名:
主编:《电子技术》实训组 阮荣超
年 月 日
简 要 说 明
电子实训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之上,为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利用能力的提高所进行的一项综合训练。
通过实训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技能练习,使之能够掌握电子技术应用的基本理论、技能、技巧;加强动手能力及劳动观念的培养;尤其在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认知素质等方面,该项实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指导书根据电子专业课程设计及教学大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社会职业实践需求编写。
一、实训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种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读数方法及参数;
2、能识别辨别各类元器件,熟记元件的电路符号;
3、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基本知识;
4、掌握电子常见功能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5、具备典型电子线路制作与调试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万用表和电烙铁;
2、能识读各种电阻、电容和电感;
3、能辨别二极管、三极管质量好坏;
4、能正确区分三极管的引脚和极性;
5、能正确绘制电子电路图;
6、能根据电路图绘制印制电路图,并完成元件装配。
二、实训的理论基础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 电工仪表 电子技术基础
三、实训项目
1、电子装接安全常识
2、电阻识别与检测
3、电容识别与检测
4、电感及变压器识别与检测
5、半导体二极管识别与检测
6、半导体三极管识别与检测
7、可控硅识别与检测
8、电烙铁使用练习
9、电子仪器(示波器)的正确使用
10、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制图与安装
11、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制图与安装
1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制图与安装
13、单相半波可控电路制图与安装(简单调光电路)
14、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制图与安装
15、刀刻法制作LED灯交替闪烁电路
16、缺水报警器电路制作
17、基本放大电路实验
18、扩音机电路制作
四、实训要求
掌握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熟悉万用表的档位调节;熟练掌握色环电阻的读数、测量方法;掌握电容、电感及变压器的识别及检测;能辨别二极管、三极管等元件的质量好坏,能正确区分三极管的引脚和极性;掌握PCB板的制作方法,能使用刀刻法和腐蚀法制作印制电路板;熟悉电烙铁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电烙铁完成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和电路板的拆焊。
五、实训安排
实训时间:
实训地点:校内实训基地电子实训室
实训班级:
六、实训纪律及注意事项
1、工作时要着装整齐,女同学应戴工作帽,头发或辫子应盘入帽内。禁止穿背心、短裤、裙子、拖鞋、凉鞋、高跟鞋,不得戴头巾、围巾及戒指、手镯等首饰,项链等佩饰物不得悬露。
2、严格执行安全第一的实训教学原则,遵守实训安全纪律。
3、严格遵守文明操作规程,不得擅自开启电源。在没有实训老师的同意及指导下,不得带电操作。
4、实训时不得在实训室内随意打闹,不得做与实训无关的事情。不得离开工位,不得请他人或代他人完成实训任务。不准动用实训工量具互相攻击或伤人。
5、在电子产品装接过程中,使用电烙铁或测量仪器、仪表前,必须对电源线、电源插座、手柄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松动或损坏应及时报告实训指导老师修理或更换。实训时电烙铁应放在烙铁架上,
6、实训时应将所要使用的工具放置在工作台的指定位置,不使用的工具放入工作台的抽屉中。
7、实训室及工作台上应保持干净整洁。各种垃圾应随时放入指定垃圾桶中。
8、在使用机械工具时应避免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使用电烙铁时要防止烫伤,
9、在实训结束时,必须切断所有电源。然后清洁工作台、清除垃圾、保持工具摆放整齐,仪器设备必须恢复原状。离开实训室前应关闭门、窗。
七、考核办法及标准
实训成绩按实训表现,专业理论,专业操作技能,实训报告四方面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考核,成绩评定为百分制。对成绩不及格者,每学期设一次补考机会,每科目补考一次收补考费50元,凡不参加补考或补考仍不及格者,毕业前夕进行重修,重修费200元,重修不合格不发给毕业证。
具体考核内容和赋分办法如下:
学生姓名 |
|
学号 |
|
班级 |
|
专业理论教师 |
|
实训指导教师 |
|
实训专业(工种) |
|
项目 |
考核内容 |
赋分方法 |
扣分理由 |
实际得分 |
平时成绩 (70分) |
思想作风 (5分) |
老师观察评判 |
|
|
课堂纪律和安全文明生产 (10分) |
(1)违反课堂纪律的扣1分。 (2)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扣1分。 (3)实训期间不按安全规定穿戴的扣1分。 (4)不爱护实训设备、工夹量具的扣1分。 (5)实训结束不擦拭、保养设备的扣1分。 (6)实训期间轮流的值日生不按规定打扫卫生的扣1分。 (7)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旷课一节扣3分,累计一天扣10分。 (8)实训时间内抽烟、打闹、玩手机、窜岗等做与实训无关的事情,发现一次扣1分。打架斗殴的扣5分。 (9)利用实训材料做私活的扣1分,制作危险物品的扣5分。 |
|
|
课堂作业 (10分) |
按单元简单累计平均分数折算。 课堂作业每缺一次扣2分。 |
累计平均分: |
|
实操成绩 (40分) |
按单元简单累计平均分数折算。 实训单元每缺一次扣5分。 |
累计平均分: |
|
实训报告 (5分) |
按单元简单累计平均分数折算。 实习报告每缺一次扣2分。 |
累计平均分: |
|
合计 |
|
|
|
期末成绩 (30分) |
卷面分: |
|
奖励加分 |
事由: |
|
总成绩 (总成绩=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30%) |
|
|
|
|
|
|
|
|
|
|
|
|
|
注:表中所有加分、扣分均从期末考核总成绩中加减。
实训项目一:安全常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对人的伤害及防范措施。
2、掌握电子装接安全用电知识。
3、了解文明生产对电子装接工作的重要性。
4、掌握电子装接文明生产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
在电子装接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复杂的电子电路和设备,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带来危险。
触电事故不同其它事故,往往无显示迹象,人的感觉器官不能预先察觉,而无从防范,因此,事故一旦发生,顷刻之间就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破坏的严重后果。所以,遵守安全文明操作规程是每个操作人员的责任。在进入电子装接技能实训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学习并严格遵守本岗位的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一)安全用电常识
电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同时又是危害人类的肇事者之一。由于缺乏安全用电知识,不重视安全用电的规章制度,触电事故时有发生。从事电子装接工作一定要懂得安全用电的常识,严格遵守实训安全操作规程,将安全用电的观念贯穿在工作的全过程。
1、触电
人体因触及带电体受到的电流作用而造成局部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触电。
①.触电的形式
触电的形式有3种,分别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a)单相触电 (b)两相触电 (c)跨步电压触电
a.单相触电:
指人体的某一部位接触到相线或绝缘性能不好的电气设备外壳时,电流由相线经人体流入大地的触电现象,如图(a)所示。
b.两相触电:
指人体的不同部位分别接触到同一电源的两根不同相位的相线,电流由一根相线经人体流到另一根相线的触电现象,如图(b)所示。
c.跨步电压触电:
指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接地,或带电导线直接触地时,人体虽没有接触带电设备外壳或带电导线,但是跨步行走在电位分布曲线的范围内而造成的触电现象,如图(c)所示。
②.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类型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类型有电击和电伤两种类型。
a.电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使人出现痉挛、窒息、心颤、心跳骤停,乃至死亡的伤害。
b.电伤:电伤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熔化的金属渗入皮肤等伤害。触电对人体造成的电伤一般是非致命的,真正危害人体生命的是电击。
c.电对人体的作用
人体是可以导电的。人体是一个不确定的电阻。皮肤干燥时电阻可呈现100KΩ以上,这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小;可是一旦皮肤潮湿,电阻可下降到1KΩ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低电压也会危及生命。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种类、通电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途径等多种因素有关。直流电一般引起电伤,而交流电则电伤与电击同时发生。特别是40Hz~100Hz交流电对人体最危险。而人们日常使用的工频市电(50Hz)正是在这个危险频段。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如表所示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mA |
通电时间 |
交流电(50Hz)对人体的作用 |
直流电对人体的作用 |
0~0.5 |
连续 |
无感觉 |
无感觉 |
0.5~5 |
连续 |
有刺激疼痛感,无痉挛 |
无感觉 |
5~10 |
数分钟内 |
痉挛、剧痛,但可自行摆脱 |
有针刺、压迫及灼热感 |
10~30 |
数分钟内 |
引起肌肉痉挛,呼吸困难 |
压痛、刺痛灼热强烈 |
30~50 |
数秒至数分钟 |
强烈痉挛,昏迷 |
有剧痛、强烈痉挛 |
50~100 |
超过3秒 |
心室颤动,心脏麻痹而停跳 |
剧痛、痉挛、呼吸困难或麻痹 |
2、触电的原因
发生触电的主要原因,通常是人们没有遵守操作规程或粗心大意,直至触及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
①.用电设备不合要求。电烙铁、电风扇等电器设备绝缘损坏,漏电及其外壳无保护接地或接地线接地不良;开关,闸刀、插座的外壳破损或相线绝缘老化,失去保护作用;绝缘线被电烙铁烫坏引起触电等。
②.用电谨慎。违反布线规程,在室内乱拉线,在使用中不慎造成触电;随意加大熔断器的规格或用铜丝替代熔断器,从而失去保险作用,引起触电;用湿布擦拭电线和电器,也容易造成触电。
3、触电的预防
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安全保护首先保护人身安全,预防触电是安全用电的核心。
①.安全用电制度
学习和遵守电子装接的安全用电规则和工艺规程,学会使用这些规则和规程。当我们走进实训室、企业生成流水线等一切用电场所时,千万不要忽略安全用电制度。
②.安全措施
预防触电的措施很多,以下几条都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工作室总电源上装有漏电保护开关。
●.随时检查所用电器插头、插座、电线,发现破损老化及时更换。
●.在任何情况下,严禁用手去判断接线端是否带电,必须用完好的验电器进行判断。
●.在各种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电气装置、电动工具等,应接好安全保护接地线。
●.在正常情况下带电的部分,要加绝缘保护,并且置于人不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如输电线、电源板等。
4、安全用电操作
●.任何情况下检修电路和电器时都要先断开电源,拔下电源插头。
●.不要用湿手触及开关、插拔电器和电气装置的任何部分。
●.不要同时触及两件电气设备。
●.遇到不明情况的电线,先认为它是带电的。
●.发现电气设备有打火、冒烟或其他不正常气味时,应迅速断开电源,并请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使用的电烙铁应放在烙铁架上,禁止直接放在工作台或其他物体上,防止烧焦起火。
●.电气着火不要使用水进行灭火。
●.遇到较大体积的电容器先进行放电,再进行检修。
●.在非安全电压下作业时,应尽可能单手称赞,并应站在绝缘胶垫上。
二)电子装接安全用电知识
在电子装接工作中,除了要加强用电安全外,还要防止机械损伤和烫伤,相关的操作要求如下。
1、裂开的、破损的或松动的工具柄,在使用前要进行替换或修理。
2、在印刷电路板煎元件引脚上时,斜口钳的开口端应不朝向自己,以免线段弹伤脸部。
3、使用螺丝刀紧固螺钉时,应防止打滑及自己的手。
4、要把工具和材料放稳,不让其滑动、滚动或落下。
5、传递带尖工具时,其带尖端应背向对象。
6、使用钻床时,一定要用钻床台钳或其他夹具把工件夹牢。
7、拿电烙铁时,只能拿其手柄。
8、烙铁不用时,要放在专门的烙铁架上。
9、不能用手触摸在通电状态下的功率器件、散热片、变压器等,以免烫伤。
10、不要随意乱甩烙铁头上多余的焊锡。
三)文明生产要求
文明生产,简单地讲就是生产要讲文明,生产要讲科学性。文明生产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每一个人进入企业之前,必须进行职前教育,经过培训,逐步形成遵守纪律和严格执行工艺规程的习惯。文明生产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进入实训室,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与实训无关的其他物品不得带入实训室。
2、实训时不得在实训室内随意打闹,不得做与实训无关的事情。不得离开工位,不得请他人或代他人完成实训任务。
3、严格遵守文明操作规程,不得擅自开启电源。在没有实训老师的同意及指导下,不得带电操作。
4、在电子产品装接过程中,使用电烙铁或测量仪器、仪表前,必须对电源线、电源插座、手柄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松动或损坏应立即更换。实训时电烙铁应放在烙铁架上,并置于实训台的固定位置
5、实训时应将所要使用的工具放置在工作台的指定位置,不使用的工具放入工作台的抽屉中。
6、实训室及工作台上应保持干净整洁。各种垃圾应随时放入指定垃圾桶中。
7、在使用机械工具时应避免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使用电烙铁时要防止烫伤。
8、制作实训电路时应仔细认真,电路应轻拿轻放,防止电路磕碰以免损坏。
9、在实训结束时,必须切断所有电源。然后清洁工作台、清除垃圾、保持工具摆放整齐。所有被移动过的仪器设备必须恢复原状。离开实训室前应关闭门、窗。
实训项目二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电阻识别及检测 |
万用表检测电阻方法 |
|
固定电阻 |
色环颜色 |
标称阻值 |
误差 |
量程选择 |
测量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变电阻 |
标称阻值 |
测量总阻值 |
阻值变化范围 |
|
|
|
|
|
|
|
|
|
测量电阻 注意事项 |
|
|
|
|
|
|
|
|
|
|
实训项目三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电容识别及检测 |
万用表检测电容方法 |
|
电容识别 |
名称 |
电容量 |
耐压值 |
有无极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容检测 |
电容器规格 |
万用表挡位 |
正向漏电阻 |
反向漏电阻 |
|
|
|
|
|
|
|
|
|
|
|
|
测量电容 注意事项 |
|
|
|
|
|
|
|
|
实训项目四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电感及变压器识别及检测 |
万用表检测电感方法 |
|
变压器检测 |
变压范围 |
选择挡位 |
初级电阻 |
次级1电阻 |
次级2电阻 |
|
|
|
|
|
|
|
|
|
|
|
|
|
|
|
万用表测量电感及变压器注意事项 |
|
|
|
|
|
|
|
|
|
实训项目五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半导体二极管识别及检测 |
万用表检测二极管方法 |
|
二极管检测 |
型号 |
正向电阻 |
反向电阻 |
材料判断 |
质量好坏 |
|
|
|
|
|
|
|
|
|
|
|
|
|
|
|
|
|
|
|
|
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注意事项 |
|
|
|
|
|
|
|
|
|
实训项目六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半导体三极管识别及检测 |
万用表检测三极管方法 |
|
三极管检测 |
型号 |
电极 判断 |
NPN PNP |
b-e电阻 |
b-c电阻 |
c-e电阻 |
Rbe |
Reb |
Rbc |
Rcb |
Rce |
Re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万用表测量三极管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
|
实训项目七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可控硅识别及检测 |
万用表检测可控硅方法 |
|
单向可控硅检测 |
测量档位 |
RAG |
RGA |
RGK |
RKG |
RAK |
RKA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双向可控硅检测 |
测量档位 |
RA1A2 |
RA2A1 |
RGA1 |
RA1G |
RA2G |
RGA2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万用表测量可控硅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实训项目八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电烙铁使用 |
电烙铁检查 |
|
五步法 |
|
电烙铁使用注意事项 |
|
实训项目九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
实训名称 |
示波器使用实验 |
测量对象 |
波形图 |
交流电 |
|
直流电 |
|
脉冲波 |
|
示波器使用注意事项 |
|
实训项目十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实验 |
电路图 |
|
测量对象 |
波形图 |
电压值 |
输入电压 |
|
|
整流 输出电压 |
|
|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参数计算公式 |
|
|
|
|
|
|
实训项目十一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实验 |
电路图 |
|
测量对象 |
波形图 |
电压值 |
输入电压 |
|
|
整流 输出电压 |
|
|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参数计算公式 |
|
实训项目十二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实验 |
电路图 |
|
测量对象 |
波形图 |
电压值 |
输入电压 |
|
|
整流 输出电压 |
|
|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参数计算公式 |
|
|
|
|
|
|
实训项目十三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实验 |
电路图 |
|
测量对象 |
波形图 |
电压值 |
输入电压 |
|
|
整流 输出电压 |
|
|
滤波 输出电压 |
|
|
|
|
|
|
|
实训项目十四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单相可控硅整流电路实验(调光电路) |
电路图 |
|
实验设备及材料 |
|
实 验 注 意 事 项 |
|
实训项目十五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单相可控硅整流电路实验(调光电路) |
电路图 |
|
实验设备及材料 |
|
实 验 注 意 事 项 |
|
实训项目十五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 |
电路图 |
|
静态工作点测试 |
测试条件 |
测试值 |
计算值 |
Vb |
Ve |
Vc |
Ic |
VBE |
VCE |
Ic |
RBE |
Vce=6V |
|
|
|
|
|
|
|
|
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阻抗的测试 |
|
测试条件 |
测试数据 |
由测试值计算 |
理论计算 |
Vo不失真 |
Rc |
Rl |
Vi |
Vo |
Av |
Ro |
Av |
|
|
|
|
|
|
|
输入电阻的测试 |
测试条件 |
测试值 |
由测试值计算 |
理论值 |
Vo不失真 |
Vs |
Vi |
|
|
|
|
工作点对波形失真的影响 |
测试条件 |
输出波形 |
W1增大时 |
|
W1减小时 |
|
|
|
|
|
|
|
|
|
|
|
|
|
|
|
实训项目十六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LED灯交替闪烁电路实验 |
电路图 |
|
实验设备及材料 |
|
实 验 注 意 事 项 |
|
实训项目十七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缺水报警器电路实验 |
电路图 |
|
实验设备及材料 |
|
实 验 注 意 事 项 |
|
实训项目十八 |
实训日期 |
|
实训课时 |
|
实训名称 |
扩音机电路实验 |
电阻阻值读数与测量结果 |
电阻编号 |
色环 |
标称阻值 |
万用表档位 |
测量值 |
R1 |
|
|
|
|
R2 |
|
|
|
|
R3 |
|
|
|
|
R4 |
|
|
|
|
R5 |
|
|
|
|
R6 |
|
|
|
|
R7 |
|
|
|
|
R8 |
|
|
|
|
R9 |
|
|
|
|
R10 |
|
|
|
|
R11 |
|
|
|
|
R12 |
|
|
|
|
R13 |
|
|
|
|
R14 |
|
|
|
|
R15 |
|
|
|
|
R16 |
|
|
|
|
R17 |
|
|
|
|
R18 |
|
|
|
|
R19 |
|
|
|
|
Rp1 |
可调范围 |
|
质量 |
|
Rp2 |
可调范围 |
|
质量 |
|
电容器质量判断结果 |
电容编号 |
正向漏电阻 |
反向漏电阻 |
质量 |
C1 |
|
|
|
C2 |
|
|
|
C4 |
|
|
|
C8 |
|
|
|
C9 |
|
|
|
|
|
|
|
|
|
|
|
|
|
功放电路电压测试结果 |
测量点 |
电压值/v |
工作状态 |
E |
B |
C |
V1 |
|
|
|
|
V2 |
|
|
|
|
V3 |
|
|
|
|
V4 |
|
|
|
|
V5 |
|
|
|
|
V6 |
|
|
|
|
整机电流/mA |
|
Rp1阻值 |
|
Rp2值 |
|
实 验 注 意 事 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