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枝花市华森职业学校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课程标准
适合专业: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
课程性质:技术技能实践
课程负责人:
编 制:攀枝花市华森职业学校机电安装与维修教学部
编制
审 定:
批准日期:
机电设备安装于与维修专业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二、适用专业
专业代码
091300 专业名称
机电设备安装于与维修
三、学时与学分
144学时\6学分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与维修,机电设备产品的检验、安装与调试,企(事)业单位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运行维护与管理,机电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必修课程,为后续学习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或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五、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以典型电子产品单元电路的分析、制作、调试为手段,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数模电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的基本技能,具备电子电路的应用能力,了解从电子电路到电子产品的设计思路,掌握电路设计制作技术报告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相关知识技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 素质
(1)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2)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规范的操作意识;
(3)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协作和团队精神;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课程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5)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6)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7)具有一定的自学、表达、获取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
2. 知识
(1)初步掌握常用电子器件
(2)掌握放大电路基础,频率特性与多级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3)掌握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4)掌握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5)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分析
(6)理解精度及误差的基本概念
(7)了解量程、测量范围的意义
(8)了解测量精度与量具、仪器、仪表的精度等级
3. 能力
(1)能熟练使用焊接工具和常用仪器仪表;
(2)能对典型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并进行简单电子产品功能分析、设计;
(3)能进行电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与简易PCB设计;
(4)了解产品的成本核算方法,会进行电子产品成本估算;
(5)熟练掌握基本的、规范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小型电子电路的制作;
(6)能进行电子电路调试并熟练检查、排除故障;
(7)能进行信息查询和资料整理;
(8)能进行中间调试过程的记录并编写最终技术文档;
(9)能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电子产品的开发;
(10)会使用各种信息媒体对制作成果进行演示。
六、课程内容与要求
根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按照立德树人要求,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根据“电子技术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能够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本衔接培养需要,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序号 |
学习单元 (模块) |
职业 能力点 |
知识、技能、素质要求 |
建议 学时 |
1 |
二极管及其应用 |
1.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主要参数及伏安特性,对其他类型二极管的外形、功能及应用有所了解; 2.理解整流和滤波电路的作用,会估算桥式整流电路和电容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会合理选用整流元器件; 3.会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极性和质量优劣; 4.会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测量整流、滤波电路相关电量参数和波形。 |
通过学习能分析使用二极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 |
12 |
2 |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
1.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主要参数; 2.理解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和主要元件的作用,会估算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 3.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幅频特性、增益、输入和输出电阻的概念; 4.会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引脚和质量优劣 |
通过学习熟悉三极管,并且雪云运用万用表;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二实验观察能力,逐步培训学时善于发现、勤于动脑的良好实验素质,培养学生自习观察认真分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20 |
3 |
常用放大器 |
1.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反馈应用于放大电路中的类型 2.了解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和理想集成运放的特点,能识读集成运放构成的常用电路,会估算输出电压 3.了解低频功放电路的基本要求和分类,会识读OTL、OCL功率放大电路 4.了解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5.会安装与调试音频功放电 |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集成电路,了解直流放大器的两个特殊问题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参数、简单运算功能;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质量好坏的简易判断及调零方法 |
12 |
4 |
直流稳压电源 |
1.了解电路中稳压的必要性以及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的稳压过程 2.了解集成稳压器典型应用电路中元件的主要作用 3.会识读三端集成稳压器 4.会安装与调试由集成稳压器构成的直流稳压电源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整流电路及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掌握集成稳压器的实际使用,能分析其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 |
10 |
5 |
正弦波振荡电路 |
1.了解振荡器的自激振荡过程,会画出振荡电路的结构框图 2.能识读RC、LC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电路图,会判断是否会产生振荡 3.会估算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 |
通过学习会识读振荡器电路图,并且会进行估算 |
10 |
6 |
数字电路基础 |
1.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2.掌握基逻辑门、复合逻辑门的逻辑功能和图形符号,会使用真值表 3.会进行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4.会用逻辑代数基本公式化简逻辑函数 |
通过学习能区分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会基逻辑门、复合逻辑门的逻辑功能和图形符号,会进行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及逻辑代数基本公式化简逻辑函数 |
22 |
7 |
组合逻辑电路 |
1.会分析简单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2.了解二进制编码器、二-十进制编码器的基本功能 3.了解二进制译码器、二-十进制译码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典型集成译码器 4.会设计和安装简单的逻辑电路,实现逻辑功能 |
主要是学会使用设计和安装简单的逻辑电路,实现逻辑功能 |
26 |
8 |
触发器 |
1.了解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掌握其逻辑功能 2.了解JK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和边沿触发方式,掌握其逻辑功能 3.了解D触发器的电路组成,掌握其逻辑功能 4.会测试集成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能用集成JK触发器制作简单功能电路 5.会测试集成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了解D触发器的应用 |
使学生掌握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及描述,了解不同逻辑功能之间的转换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及分辨 |
16 |
9 |
时序逻辑电路 |
1.寄存器的功能、基本结构和常见类型 2.掌握典型集成移位寄存器的引脚功能及应用,会测试其逻辑功能 3.了解计数器的功能及计数器的类型 4.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典型集成计数器的引脚功能及应用,会测试其逻辑功能。 |
通过了解寄存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清楚它们的功能,学会运用二进制、十进制典型集成计数器的引脚功能及应用并且能够动手测试其功能 |
16 |
七、课程实施
(一)教学要求
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教学,针对不同生源结构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建设符合本课程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
撰写说明:根据课程特点,可进一步体现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
(二)学业水平评价
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健全多元化评价体系,加强过程性评价、实践技能评价,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材及教学资源开发与使用
按程序选用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选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开发和合理运用各类信息化、智能化教学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八、其他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应开发有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也可用于情境创设、协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有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包括:教学演示软件、多媒体光盘、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电子试题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