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与道德伦理意识,9月22日,健康管理产业学院组织全体教师集中观看历史题材电影《731》。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历史的镜鉴,引导教师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将家国情怀融入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实践,推动医学道德伦理与专业素质的深度融合。观影后,教师们反响强烈,纷纷表示将把感悟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
电影《731》以严谨的史料为基础,揭露了侵华日军第731部队在哈尔滨以“防疫”为名,进行活体实验和细菌战研究的反人类罪行。影片通过平民视角,还原了那段黑暗历史中的民族苦难与抗争精神,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绝境中的顽强不屈。观影现场氛围庄严肃穆,教师们被历史场景深深触动。当银幕出现731部队暴行时,不少人眼泪不自觉淌了下来。影片警示我们,必须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在当前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此次观影活动是历史记忆与师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帮助教师从抗战精神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动力,强化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使命感。
观影结束后,该院及时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座谈会。教师们结合教育教学内容与健康管理专业特色深入开展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影片带给我们的这份沉重转化为教学中的思政力量。例如,在健康管理课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日军反人性伦理实验,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准则。他们计划将《731》电影作为思政案例纳入课堂讨论,设计“伦理情景模拟”模块,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认为,作为健康产业教育者,需坚守科研伦理底线,科技创新需以尊重生命为基石,避免重蹈伦理道德覆辙。要将人文精神与伦理道德意识融入诸如药物分析学、营养学、疾病预防等课程中,强调实验室不是法外之地,确保科技向善而行。这呼应了健康管理专业的核心素质——将德育纳入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他们表示今后在指导学生研究时,将优先强调伦理审查,例如在保健品开发中杜绝急功近利,保障安全性与人道性。教师们强调,《731》带给我们的血泪史,应转化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具体行动。我们要以身作则,在日常工作中大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抗战精神成为推动职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之一。
从历史中赋能未来。电影《731》观影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中华民族苦难史的再次铭记,更是一场深刻的教师职业觉醒。健康管理产业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教师队伍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激发教师队伍的爱国热情与育人担当,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坚守职业伦理底线,以专业能力守护人民健康,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健康管理人才筑牢思想根基,筑牢医学伦理防线。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频共振,为健康中国建设培育德才兼备的接班人,让历史之光照亮育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