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创新校企一体“双元联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任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德育模式创新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搭建共享型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检测与技术改造,普通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实施、加工质量检测等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机电技术应用相关工作、毕业就能上岗的实用型、技能型一线岗位专业能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定位
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素质教育为核心,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工匠精神和文化传承、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完善“双元联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任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认知、教习相间、岗位置换”的人才培养模式新观念,立足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行业,依托广泛的校企合作企业,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2+1”培养模式
以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的建设规定及任务为导向,坚持工学交替、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建专业育人才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双元联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任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1+X”模式。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实施“2+1”培养模式,即学生2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在企业实习实践。进行学生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实习实训与岗位合一的课程改革。开发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学历提升平台,开展技能大赛和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毕业必须取得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安全证书等多种证书,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迫切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资源。我们已经认识到:职业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技能课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实训实习为主,实行“校内工学交替与校外工学交替相结合”,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专业设置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由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改革方向。
3.开展工学交替的轮岗实习与项目设计相结合的企业培养方案
企业学习阶段主要采取工学交替“轮岗实习” 和“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针对企业生产环节,对学生进行多岗轮训,完成教学任务。
利用华森职业学校是企业办学的优势,组建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互聘共建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双元联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任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互动性的工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这种互动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创新工学合作思路。校、企双方认真梳理产学合作要素,创造性地提出工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提供宣传窗口、提供订单教育等服务项目中,使企业通过主体专业的合作项目来实施其“品牌战略”。另外,企业反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校外实习基地、为设置在校内的实训基地提供仪器设备并提供教师挂职锻炼岗位、受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及其它合作项目;在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的过程中,企业还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许多方便条件。工学合作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充分扩大毕业生就业率。
紧扣校企一体,对接行业、产业生产,建立基于职业素养和职业标准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形态、教学模式、教学资源;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和参与项目研究、设计、施工活动、企业人员到学校教学、接收顶岗实习和就业学生、对实习和就业学生质量评价反馈等途径,实现学生能在毕业时达到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通过推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大力推进工学交替运行机制建设工作,与企业共同完善《生产实习管理办法》和《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完善工学交替成绩评价体系建设。
4.科学、严密的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在科学合理制定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制定了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按照企业员工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实行双导师制,确保学习阶段质量。
(三)培养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企业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检测与技术改造,普通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实施、加工质量检测等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机电技术应用相关的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
1.技术知识与知识应用能力
1.1基础科学知识
1.1.1数学知识
具有从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工作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1.2物理知识
具有从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工作所必备的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1.3计算机应用知识
具有从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工作所必备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能正确输入中英文,熟悉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初步了解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具备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并能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和信息交流;了解计算机安全知识,能使用杀素毒软件查杀病毒。
1.1.4 管理科学知识
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生产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经济等基础知识。具有从事企业生产管理、工程管理、项目规划与组织工作所必需的能力。
1.1.5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掌握一定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知识;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人文、文化艺术素养;对电气工程与人文、社会、自然的关系有一定认识。
2.交流与团队合作
2.1交流
2.1.1 英语应用能力
(1)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阅读一般难度的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
2.1.2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专业文件的编纂与说明
能够撰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与计划书、技术标书、技术合同书、产品使用说明书等工程文件。
2.1.3 电子及多媒体交流
能够运用计算机以及网络通讯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多媒体形式进行交流沟通。
2.1.4 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
(1)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在跨文化环境下使用技术语言,对技术方案、技术报告等进行口头要义表述;
(2)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
(3)具有较强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能力。
2.2 团队合作
2.2.1 团队合作精神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2.2.2 不同环境下的团队合作
(1)具备一定的在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团队合作能力;
(2)具备在多学科团队中有效工作的能力。
3.个人职业与社会责任
3.1 个人职业
3.1.1 职业规划
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具有主动调整自身的个人职业规划的意识,树立正确务实的就业、择业与创业观,立志在生产一线解决现场电气技术方面实际问题。
3.1.2职业道德
具备良好的现场电气工程师职业道德和正确的科学伦理观,培养正直、善良的良好品行。端正学术态度,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伦理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与使命感。
3.1.3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敬岗爱业和乐于奉献的职业境界。熟悉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各类行业标准。在团队分工协作中,培养自身工作的责任心与主动性。
3.1.4终生学习的能力
理解终身学习对现场电气工程师的重要性,具备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激发自身求知欲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解决实际电气技术问题的不懈动力。
4.社会责任
4.1质量、环保意识
(1)正确领会“电与社会”、“电与环境”的关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强烈的电气产品质量意识;
(3)掌握国家和行业的节能减排政策和标准,具有优先采用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安全环保的电气材料的强烈意识。
4.2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电气安全意识和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掌握电气安全知识,具有较强的电气安全技能;
(2)熟悉电气设备、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规程、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
(四) 教学计划
1.招生对象与学制
1.1招生对象:应、往界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1.2学制:三年
2.指导思想
2.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本专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估、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2.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生产习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3.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手中级技能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1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1.2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3身心健康
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增强克服各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职业生涯需要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1.4专业理论
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工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工种)相关机械、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熟悉基本检测线路。了解本专业(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1.5专业技能
依据装配钳工和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的要求,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钳工常用工、夹、量、刃具进行机械装配、调试;熟练运用机械CAD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正确使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对电动机、变压器、生产机械等设备的电气线路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具有良好的PLC应用能力;能够适应企业实际岗位的需要,掌握并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并初步形成文明生产习惯。
通过3年学习,毕业时取得中级装配钳工、中级维修电工和中级机械CAD职业资格证书,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四、周数分配
本计划适用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总周数156周,其中入学教育、军训各1周,教学100周,考试4周,企业顶岗实习20周,假期24周,机动6周。
五、教学进程与学时分配表
教学计划进程与学时分配表
类别 |
序号 |
学年 |
一 |
二 |
三 |
总计 |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理论 |
训练 |
周数 |
理论 |
训练 |
理论 |
训练 |
理论 |
训练 |
理论 |
训练 |
理论 |
训练 |
训练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20 |
20 |
40 |
80 |
公共课 |
1 |
德育/就业指导 |
2 |
|
2 |
|
2 |
|
2 |
|
|
|
|
80 |
|
2 |
体育与健康/第2课堂 |
2 |
|
2 |
|
2 |
|
2 |
|
|
|
|
80 |
|
3 |
语文 |
3 |
|
3 |
|
|
|
|
|
|
|
|
60 |
|
4 |
数学 |
4 |
|
4 |
|
|
|
|
|
|
|
|
80 |
|
5 |
英语 |
3 |
|
3 |
|
|
|
|
|
|
|
|
60 |
|
6 |
物理(电磁学不讲) |
3 |
|
3 |
|
|
|
|
|
|
|
|
60 |
|
7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6 |
|
|
|
|
|
|
|
|
|
|
60 |
60 |
专业课 |
8 |
电工基础 |
5 |
|
5 |
|
|
|
|
|
|
|
|
100 |
|
9 |
电子技术基础 |
|
|
|
|
5 |
|
4 |
|
|
|
|
90 |
|
10 |
安全用电 |
|
|
|
|
5 |
|
5 |
|
|
|
|
100 |
|
11 |
机械制图 |
5 |
|
5 |
|
4 |
|
|
|
|
|
|
140 |
|
12 |
机械知识 |
|
|
5 |
|
4 |
|
|
|
|
|
|
90 |
|
13 |
电机与变压器 |
|
|
|
|
5 |
|
4 |
|
|
|
|
90 |
|
14 |
CAD |
|
|
|
|
10 |
|
|
|
|
|
|
100 |
|
15 |
电工仪表与测量 |
|
|
|
|
|
|
4 |
|
|
|
|
40 |
|
16 |
传感器应用 |
|
|
|
|
|
|
4 |
120 |
|
|
|
40 |
|
17 |
电梯结构及应用 |
|
|
|
|
|
|
5 |
|
|
|
|
50 |
|
18 |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理实一体) |
|
|
|
|
|
120 |
|
200 |
|
|
|
|
|
19 |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 |
|
160 |
|
120 |
|
|
|
|
|
|
|
|
|
20 |
钳工生产实习 |
|
160 |
|
100 |
|
100 |
|
|
|
|
|
|
|
21 |
车工生产实习 |
|
|
|
100 |
|
100 |
|
|
|
|
|
|
|
22 |
企业顶岗实习 |
|
|
|
|
|
|
|
|
640 |
|
640 |
|
|
选修 |
1 |
焊工技术 |
|
|
|
|
|
|
|
|
|
|
|
|
|
2 |
装配钳工 |
|
|
|
|
|
|
|
|
|
|
|
|
|
每周理论课总学时 |
33 |
|
32 |
|
37 |
|
30 |
|
|
|
|
|
|
每学期理论课总门数 |
8 |
|
8 |
|
7 |
|
6 |
|
|
|
|
|
|
总 计 |
1320 |
2560 |
六、主要课程设置和要求
(一)基础课程设置和要求
1.德育
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公民基本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识教育,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常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和企业欢迎的从业者。
2.体育与健康
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达到相应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正确体育观。
3.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所必需的语言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和运用规范语言,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往和继续泥塑需要的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网络、影视、书刊、报纸等各种文化传媒来提高语文素养的习惯和方法。
4.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英语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突出专业词汇学习,加强专业阅读训练,能借助工具书看懂简单的专业技术资料。
6.物理
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7.计算机应用基础
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能正确输入中英文,熟悉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初步了解常 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具备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并能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和信息交流;了解计算机安全知识,能使用杀素毒软件查杀病毒。
(二)专业课程设置和要求
8.电工基础
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与电磁的基本知识;能用基本定理、定律分析交、直流电路并进行计算;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9.电子技术基础
了解二极管、三极管、单结晶体管、晶闸管、常用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主要参数、基本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熟悉放大、振荡、整流、稳压电路与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基本应用;掌握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10.安全用电
熟悉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和触电急救措施;掌握电气设备、线路的安全技术以及电气工作的安全堆积和制度;掌握安全作业的要求和具体措施,达到电工特种作业安全操作的要求。
11.机械制图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投影原理,能看懂一般机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较长。熟悉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和常用电气图形符号,能训读常用电气图及建筑电气图。
12.机械知识
了解极限与配合基本知识;熟悉机械传动、常 用机构、轴承、联接、弹性元件、液压与气动的基础知识及其基本应用。
13.电机与变压器
熟悉交、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特性,掌握电机、变压器的运行原理和使用知识,了解同步电机和常用特种电机的结构、原理、工作特性及其应用。
14.机械CAD高新技术考试培训教程
本课程主要学习二维图绘制、表面展开、三维图绘制、计算机绘制三维图等内容,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15.电工仪表与测量
了解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熟悉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了解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知识。
16.传感器应用
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其基本指令及编程方法,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17.电梯结构及应用
了解电梯系统的构成、特点、结构、原理等,了解电梯发展全貌和技术现状,紧跟电梯技术标准,熟悉关于电梯的国家标准。掌握电梯安全操作规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18.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理实一体)
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基本原理、选用方法和维修方法;掌握电动机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掌握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熟悉电动机常见自动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调试与维修。
19.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本课程主要学习维修钳工基本技能训练与钳工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主要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等钳工基本操作方法,会根据加工件的要求编写加工工艺,会正确选择和使用钳工工具,会正确操作常用的钳工设备。
20.维修电工技能训练
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能正确选择与使用电工仪表;熟悉常用电工材料及其选用方法;掌握一般电气动力线路与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与维修。
熟悉工厂低压配电装置构造与维护;掌握中、小型三相交流电动机、单项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折半与维修;掌握电力变压哭喊的一般故障判断、排除与维护;能检修低压电力电缆终端和中间接线盒;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测试及典型电子线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掌握常用数字仪器的使用。
21.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选修)
掌握从事机械加工类企业中焊接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渗透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22.装配钳工实训(选修)
本课程通过装配钳工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能够进行箱体、大型工件等较复杂形体工件的主体划线,能够按图样要求钻复杂工件上的小孔、斜孔、深孔、盲孔、多孔、相交孔,能够进行刮削和研磨,能够进行普通金属切削机床的部件装配,同时能够进行机床几何精度检测,并达到技术要求,培养学生能够对常用钳工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本专业人才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电气工程师。
(一)组织体系
由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和我校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组成“校企合作育人教育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审核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企业参与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形式、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具体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模式改革、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需求,还可以成立若干专题小组,以攀枝花市华森职业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相关教师和企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为成员,负责研制和组织实施各个教学部分的具体方案。专题小组是一个开放性的组织,随时可将有兴趣开展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吸收进来,共同开展项目的研究和实践。
(二)能力培养
根据应用型工程培养的通用基础标准、应用型电气工程师、机电类高技能人才等培养的行业标准,结合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生培养目标,通过一年时间的企业学习阶段培养,使学生受到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意识、工程技术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机电类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电气产品、电气装置、电气系统制造、测试、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服务的能力;具有参与电气产品、电气装置和电气系统设计的基础能力;具有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达到机电类高技能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在企业学习阶段重点进行以下能力的培养:
1.熟悉电力变压器、交直流电机、电器及其成套装置、电力电子装置等电气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工艺设计、工艺文件编制和工艺管理的能力;
2.熟悉电力变压器、交直流电机、电器及其成套装置、电力电子装置的一般性能检测和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的内容、步骤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测试与试验能力;
3.熟悉电气装置与电气系统的安装规范及规程,熟悉电力变压器、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气装置以及输变电工程的电气安装方法,具有现场组织和指导电气安装与施工的能力;
4.熟悉电力变压器、交直流电机、矿山电器及其成套装置、矿山电力电子装置和其它电控装置的调试步骤与方法,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在现场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
5.熟悉一般电气装置与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方法、运行规程和定期检修、定期试验的内容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电气故障分析与排除能力;
6.熟悉主要电气产品、电气装置的技术标准;
7.具有参与电力变压器、交直流电机、矿山电器及其成套装置、电气控制装置、电力电子装置、电力拖动系统、输变电工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工作能力;
8.具有参与新型电机、智能电器、电气传动系统、矿山电力电子装置等新产品开发设计的初步能力和参与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节能技术改造和产品技术升级的初步能力;
9.具有较强的工程文件编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
10.具有较强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意识;
11.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12.学分及学时要求
企业学习不少于30学分,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34周。
(三)企业学习内容及安排
1.培养方式
学生在企业学习时间为一年,采用 “轮岗制”和“项目制”培养方式。
轮岗制:针对企业生产环节,对学生进行多岗轮训,完成生产加工、装备维护、生产组织等方面的训练。
项目制:通过学生参与企业项目设计开发,接受电气产品、电气装置、电气系统设计及工艺编制等方面的训练。
在企业学习期间,学生按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实行“双导师制”,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学校“指导教师”由学校委派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对在企业学习的学生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企业导师”则是聘请所在企业中有相应职称和丰富理论、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
2.总体安排
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安排“1+3+1” 共5个教学模块的学习任务(见下表)。
第一个“1”代表第3学期到企业进行为期1周的认识实习,即完成模块1的学习内容; “3” 代表在第7学期18周时间段内,学生完成1个项目设计模块和2个轮岗实习模块的训练。“项目设计”为电器产品、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工艺流程设计等训练,时间贯穿于第七学期。2个轮岗实习模块,采用轮岗制,时间共18周,从模块2至模块8中任选2项。第二个“1”代表第8学期学生进行为期16周毕业设计。
企业学习模块设置
序号 |
项目(模块) |
时间(周) |
学分 |
考核方式 |
备注 |
1 |
认识实习 |
1 |
1 |
实习报告 |
必选项 |
2 |
电器结构与制造工艺 |
7 |
6 |
报告、答辩 |
任选项 (根据专业方向选其中两项) |
3 |
变压器结构与制造工艺 |
7 |
6 |
报告、答辩 |
4 |
大型固定成套电器结构与制造工艺 |
7 |
6 |
报告、答辩 |
5 |
电力电子装置结构与工艺 |
7 |
6 |
报告、答辩 |
6 |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
7 |
6 |
报告、答辩 |
7 |
电气产品技术服务 |
7 |
6 |
报告、答辩 |
8 |
电力系统安装与调试 |
7 |
6 |
报告、答辩 |
|
9 |
项目设计 |
* |
6 |
设计书、答辩 |
必选项 |
10 |
毕业设计 |
16 |
16 |
设计书、答辩 |
必选项 |
注:项目9时间安排“*”代表该环节贯穿于整个第七学期 |
3.各模块的学习内容及要求
模块1 认识实习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时间 |
1 |
入厂介绍 |
企业环境,企业文化,企业主营产品系列,企业及行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
具有对社会及企业环境的认知能力 |
第4 学期 1周 |
2 |
企业管理 状况认识 |
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经营策略,企业的部门职能与分工,企业的产品性能、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及技术创新情况 |
具有企业运作模式的认知能力; 现场电气工程师角色和责任的认识;融入企业团队的能力 |
3 |
企业电气产品、电气设备认识 |
企业的电气产品、电气设备、电气系统,企业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术,企业电气系统或电气产品的安装、调试技术 |
具有电气技术问题的认知与系统表述能力 |
4 |
实习报告撰写 |
撰写实习报告 |
具备良好的科技写作素养和工程技术文件撰写能力 |
模块2 电器结构与工艺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时间 |
1 |
电器结构与工艺知识讲授 |
企业工程师讲授矿山电器和制造行业标准,制造工艺,生产流程,试验设备及方法 |
熟悉矿山电器制造行业标准 |
1周 |
2 |
电器结构 |
电器工作原理;矿山电器防爆结构,矿山电器绝缘结构 |
熟悉矿山电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控制方法,并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
1周 |
3 |
电器制造工艺 |
电器生产工艺如:工艺规程,矿山电器生产工艺平台,如:制造资源,仪器设备及工艺流程,矿山电器制造的工装夹具,矿山电器装配工艺 |
具有编制电机生产工艺(制造资源,仪器设备,工艺流程)的能力;具有编制生产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
2周 |
4 |
电器造工艺设备 |
电器制造常用设备类型;设备工作原理;常见故障排除方法;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
具有正确操作设备并排除设备常见故障的初步能力 |
2周 |
5 |
检测与试验 |
电机试验规程;电机测试设备;电机测试方法;电机测试报告编写 |
熟悉电机测试规程,具有进行电机测试、正确编写测试报告的能力 |
1周 |
6 |
生产现场管理与技术服务 |
现场生产工艺稽核、工艺技术支持、关键工序管理 |
能进行现场生产工艺稽核、提供工艺技术支持、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 |
1周 |
模块3 变压器结构与工艺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时间 |
1 |
变压器结构与工艺知识讲授 |
企业工程师讲授变压器结构和制造行业标准,制造工艺,生产流程,试验设备及方法 |
熟悉变压器制造行业标准,掌握国内外变压器制造技术发展状态和趋势 |
1周 |
2 |
变压器结构 |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绕组结构;铁芯结构;变压器绝缘结构;变压器冷却装置结构 |
具有分析各种变压器工作原理及结构的能力 |
1周 |
3 |
变压器制造工艺 |
变压器生产工艺如:工位操作、工艺规程,变压器生产工艺平台,如:制造资源,仪器设备及工艺流程,变压器制造的工装夹具,变压器装配 |
具有编制变压器生产工艺(制造资源,仪器设备,工艺流程)的能力;具有编制生产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
2周 |
4 |
变压器制造工艺设备 |
变压器制造常用设备类型;设备工作原理;常见故障排除方法;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
具有正确操作设备并排除设备常见故障的初步能力 |
2周 |
5 |
变压器检测与试验 |
变压器试验规程;变压器测试设备;变压器测试方法;变压器测试报告编写 |
熟悉变压器试验规程,具有变压器测试及编写测试报告的能力 |
1周 |
6 |
变压器生产现场管理与技术服务 |
生产组织,现场生产工艺稽核、工艺技术支持、关键工序管理 |
能进行现场生产工艺稽核、提供工艺技术支持、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 |
1周 |
模块4 大型固定成套电器设备与工艺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时间 |
1 |
大型固定成套电器结构和制造工艺知识讲授 |
企业工程师讲授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器结构,制造工艺,生产流程,试验设备及方法 |
熟悉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器制造行业标准,掌握国内外成套电器制造技术发展状态和趋势 |
1周 |
2 |
大型固定成套电器结构 |
大型固定成套电器设备的结构类型;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基本结构; |
具有分析各种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器工作原理及结构的能力 |
1周 |
3 |
大型固定成套电器制造 工艺 |
大型固定成套电器的生产工艺规范;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器的生产工艺流程;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器的装配 |
熟悉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器设备的生产及流程,具有编制相应的生产工艺技术规范,进行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器装配的能力 |
2周 |
4 |
大型固定成套电器 制造设备 |
大型固定成套电器的制造常用设备类型,工作原理;常见故障排除方法;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
具有正确操作制造设备并排除设备常见故障的初步能力 |
2周 |
5 |
大型固定成套电器 检测与试验 |
大型固定成套电器的测试规程;大型固定成套电器测试设备;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器测试方法;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器测试报告编写 |
熟悉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气设备出厂测试规程,具有进行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气设备测试及编写测试报告的能力 |
1周 |
6 |
生产现场管理与技术服务 |
生产组织,现场生产工艺稽核、工艺技术支持、关键工序管理, |
能进行现场生产工艺稽核、提供工艺技术支持、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 |
1周 |
模块5 矿山电力电子装置与工艺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时间 |
1 |
电力电子装置 产品类型 |
企业工程师讲授电力电子行业规范和标准,企业生产的矿山电力电子装置类型;矿山电力电子装置的工作原理 |
具有分析各种矿山电力电子装置工作原理及结构的能力 |
1周 |
2 |
电力电子装置 元器件 |
常用电力电子元器件的类型,性能指标,内部结构 |
熟悉目前主流的电力电子元器件结构,参数及性能指标,具有根据电力电子装置性能要求正确选择元器件的能力 |
2周 |
3 |
电力电子装置 制作工艺流程 |
电力电子装置的制造的生产工艺规范;矿山电力电子装置的生产工艺流程;矿山电力电子装置的装配 |
熟悉电力电子装置的生产的各个工艺环节,具有编制相应的生产工艺技术规范,进行电力电子装置装配的能力 |
2周 |
4 |
电力电子装置 检测与试验 |
电力电子装置的测试规程;电力电子装置测试设备;电力电子装置测试方法;电力电子装置测试报告编写 |
熟悉电力电子装置测试规程,具有进行矿山电力电子装置测试及编写测试报告的能力 |
2周 |
5 |
生产现场管理与技术服务 |
电力电子装置生产组织,现场生产工艺技术支持、关键工序管理。 |
能进行电力电子装置现场生产工艺稽核、提供工艺技术支持、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 |
1周 |
模块6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时间 |
1 |
生产环境认识 |
企业工程师讲授生产线的工艺及设备工作情况,生产对该电气设备的运行要求 |
熟悉生产工艺,具有优化装备功能、结构改进的能力 |
1周 |
2 |
电气设备原理 |
电气设备工作原理 |
熟悉电气设备原理,具有发现问题、优化设备功能的能力 |
2周 |
3 |
设备操作规程 |
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 |
掌握操作规程;具有正确操作电气设备的能力 |
2周 |
4 |
设备常见故障 排除 |
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种类;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
熟悉常见故障,具有分析故障产生原因,排除故障能力 |
2周 |
5 |
电气设备的 备品备件 |
易损元件及其型号,备品备件计划制定 |
熟悉电气设备元器件型号及使用状况,具有编写备品备件计划的能力 |
1周 |
模块7 电气产品技术服务培训内容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时间 |
1 |
企业电气产品 |
企业工程师介绍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产品类型 |
熟悉企业背景,具有与用户沟通,介绍产品性能的能力 |
1周 |
2 |
产品性能指标及产品应用 |
电气产品的应用 |
具有设备工作原理、功能和性能指标的阐述能力 |
1周 |
3 |
市场技术 服务知识 |
市场营销知识 |
具备市场营销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客户沟通交流能力。 |
1周 |
4 |
电气设备 安装调试 |
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 |
熟悉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步骤与方法 |
2周 |
5 |
项目招标书 |
项目招标书撰写 |
熟悉项目技术招标书的规范要求、具有进行项目招标相关文件制作的能力 |
1周 |
6 |
现场培训及 技术支持 |
为用户提供产品使用与运行知识的培训 |
熟悉产品功能、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具有制定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培训的能力 |
1周 |
7 |
电气设备常见故障排除 |
电气产品常见故障种类;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
具有分析故障产生原因,排除故障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能力 |
1周 |
模块8 电力安装调试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时间 |
1 |
电力安装规程 |
学习电力安装规程 |
理解并熟悉电力系统安装规程 |
1周 |
2 |
输变电工程结构、原理 |
阅读图纸 |
熟悉输变电工程结构、原理 |
1周 |
3 |
安装调试 |
电力设备安装调试方法 |
熟悉电力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步骤与方法 |
3周 |
4 |
安装验收 |
安装验收文件制作及设备交付流程 |
熟悉电力系统验收文件制作步骤与方法,熟悉设备交付流程 |
1周 |
5 |
现场培训及 技术支持 |
为用户提供电力系统使用与运行维护知识的培训 |
熟悉电力系统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具有制定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培训的能力 |
1周 |
6 |
项目招标书 |
电力系统安装项目招标书撰写 |
熟悉项目技术招标书的规范要求、具有进行项目招标相关文件制作的能力 |
1周 |
模块9-1 项目设计(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设计与工艺训练)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时间 |
1 |
矿用小机车结构与工艺 |
矿用小机车结构和制造行业标准,制造工艺,生产流程,试验设备及方法 |
熟悉矿用小机车制造行业标准,掌握国内外矿用小机车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
贯穿于第七学期 |
2 |
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方案设计 |
完成所在企业一种型号规格的矿用小机车电气电路参数计算 |
熟悉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设计方法,并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
3 |
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完成所在企业一种型号规格的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熟悉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结构设计方法,绘出零、部件图和总装图 |
4 |
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制造工艺及设备 |
典型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完成所在企业一种型号规格的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制造工艺及设备 |
掌握典型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具有编制生产工艺(制造资源,仪器设备,工艺流程)的能力;具有编制生产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
5 |
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检测与试验 |
完成所在企业一种型号规格的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试验规程;测试设备;测试方法;测试报告编写 |
熟悉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测试规程,具有进行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测试、正确编写测试报告的能力 |
6 |
工程技术 文件 |
工程文件、技术分析文件编写及答辩 |
具备良好的科技写作素养。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具有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工程文件、技术分析文件等的撰写能力。具有多媒体交流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
模块9-2 项目设计(变频器和PLC在纺织机械设备控制系统的应用设计)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时间 |
1 |
纺机控制过程认识 |
学习纺机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
理解纺机的控制系统要求 |
贯穿于第七学期 |
2 |
初步控制方案设计 |
根据控制系统要求确定初步方案 |
编写出PLC控制程序 |
3 |
现场程序调试 |
PLC和变频器与纺机整体调试 |
调试合格 |
4 |
工程设计文件 |
编写设计说明书 |
提供设计说明书、设备清单、全部图纸 |
模块10 毕业设计
在企业做毕业设计采用“项目制”,学生参与企业项目设计开发,“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项目设计类型:
① 电器产品设计
② 变压器设计
③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④ 大型固定成套电控系统设计
⑤ 电力电子装置设计
⑥ 智能电器装置设计
⑦ 电力系统变电站设计
学生在上述7类项目中选择其中1种项目来进行设计。其要求如下:
电气产品类课题设计(①②③类课题)
序号 |
时间 |
项目 |
内容 |
目标 |
1 |
第8 学期 (1周) |
毕业设计选题 |
项目要求,方案论证,市场分析 |
熟悉项目立项程序,具有项目目标和要求的确定能力,以及总体方案与结构的确定能力 |
2 |
第8 学期 (7周) |
设计过程 |
设计过程分期与方法,设计中对知识的利用,设计中跨专业的团队合作,设计实施过程 |
熟悉项目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具有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电气设计的基本能力,电气产品、电气装备的设计能力,电气工程交叉领域的设计能力 |
3 |
第8 学期 (3周) |
设计软件应用 |
CAD软件应用开发 |
熟练掌握本专业流行设计软件的应用,具备电气产品、电气装备与电气系统的相关软件设计能力。具有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能力 |
4 |
第8 学期 (3周) |
产品制造 |
项目产品制作 |
具有设计电气产品、电气装备实现的技术能力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能力 |
5 |
第8 学期 (2周) |
性能指标测试 |
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测试 |
具备系统性能指标的测试能力和电气产品说明书的撰写能力 |
6 |
第8 学期 (1周) |
项目招标书 |
项目招标书制作 |
熟悉项目技术招标书的规范要求、具有进行项目招标相关文件制作的能力。 |
7 |
第8 学期 (1周) |
毕业设计答辩 |
设计说明书编写及答辩 |
具备良好的科技写作素养。掌握科技文献检索方法,具有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工程文件、技术分析文件、科技论文等的撰写能力。具有多媒体交流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
电气控制类课题设计(④⑤⑥⑦类课题)
序号 |
时间 |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1 |
第8 学期(1周) |
毕业设计选题 |
毕业设计题目由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共同参与制定 |
熟悉项目的立项程序,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具备图书馆资源利用、网络电子书刊、科技进展报告等的查阅、学习与消化能力 |
2 |
第8 学期(1周) |
设计方案论证 |
了解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状况,确定课题设计方案 |
了解电气控制、智能电器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具有科技文献的检索能力;具有项目目标和要求的确定能力,以及总体方案与结构的确定能力 |
3 |
第8 学期(8周) |
设计过程 |
电气系统、电气装备的设计 |
熟悉项目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流行设计软件的应用,具有电气装备与电气系统的设计能力,电气装备与电气系统的相关软件设计能力。电气工程交叉领域的设计能力 |
4 |
第8 学期(3周) |
设计实施 |
设计系统或装置的制作 |
熟悉项目的制作方法,具有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能力,具有设计实施的技术能力 |
5 |
第8 学期(2周) |
系统调试 |
设计系统软硬件调试 |
熟悉电气系统试方法,具有电气系统的调试能力和电气故障的排除能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能力 |
6 |
第8 学期(1周) |
项目招标书 |
项目招标书制作 |
熟悉项目技术招标书的规范要求、具有进行项目招标相关文件制作的能力。 |
7 |
第8 学期(1周) |
毕业设计答辩 |
设计说明书编写及答辩 |
具备良好的科技写作素养。掌握科技文献检索方法,具有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工程文件、技术分析文件、科技论文等的撰写能力。具有多媒体交流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
(四)管理办法
1.成立电气信息类专业“示范基地人才培养”工作小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在学校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2.学院工作小组根据学校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制定企业培养阶段实施细则;组织制(修)订企业学习阶段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审核企业学习阶段计划,组织教学检查,深入现场搞好调查研究,解决企业学习阶段中的问题。
3.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主要内容有:
(1)明确学校、企业双方的职责与权力;
(2)企业技术的保密要求;
(3)学生安全保障;
(4)企业导师的激励政策;
(5)学生生活的后勤保障及生活补贴等。
4.在企业学习阶段对学生实行严格的劳动纪律考核,按照企业员工要求进行考勤,对于无故旷工3天或迟到早退超过10次的学生,将取消该环节的考核资格,成绩按不及格处理,需重修后才能获得相应学分。
5.在企业学习阶段对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和企业各派一位或数位导师负责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工作。
学校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
(1)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并认真做好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和安全管理,以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
(2)根据教学大纲,会同企业有关人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企业学习阶段执行计划,拟订日程表,经教研室主任同意,经院长批准,提前印发给学生,报教务处备案;
(3)企业学习前,向企业教育管理部门提交企业学习阶段教学大纲、执行计划和学生名单,具体落实学习安排;
(4)在学习过程中,每月到企业现场时间不能少于1周,加强对学生指导和监督;
(5)企业学习阶段结束前,应与企业导师一起认真做好实习成绩的考核工作,并将全面考核的学习成绩提交学校。
企业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1)根据学校对企业学习阶段教学要求,与学校导师一起制定学习期间的执行计划。
(2)安排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
(3)负责有关环节的技术培训;
(4)考核并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考核评价与成绩评定
1.学生必须完成企业学习阶段计划所要求的全部学习任务,写好实习报告和设计说明书方可参加考核,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评定成绩。
2.学生企业阶段学习实习成绩评价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技能掌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效果、实习报告及答辩情况等。考核采取笔试、答辩、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综合评定。
毕业设计成绩由学校和企业双方指导教师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的设计(论文)进行评审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评定。
3.企业学习阶段的成绩考核计分方法按五级制。
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不足60分)。
4.该阶段考核不及格者 ,必须重修才能获得学分。
(六)实施企业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1年,是攀西地区钒钛行业的骨干企业。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使用大中型交直流电机、矿山移动设备及车辆、矿山开采运输成套设备以及钒钛选矿类四大类产品。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开发利用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的采选一体化市级考核企业,地处攀枝花市米易县垭口镇,现有员工1100余人,其中大中专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280余人。近年来,公司严格按照省、市、县钒钛特色资源综合开发部署,持续投入3亿余元资金进行钒钛磁铁矿采选技术的创新与开发,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采选技术,具备了综合利用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原矿300万吨/年、生产铁精矿100万吨/年、钛精矿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促进钒钛资源的就地转化,公司以自产的钛精矿资源优势,投资建成了4万吨/年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装置。公司已获得“攀枝花市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四川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优秀诚信企业”及“四川省三批建设创新型培育企业”等荣誉。
(七)工程实践条件
攀枝花市华森职业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学生机电类工程素质的培养,与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具有如下特点:
综合性——多专业方向的综合实习基地;
长期性——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
先进性——设备先进,设施齐备,管理先进的实习基地;
互惠性——公司与学校互利互惠的实习基地;
实效性——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成效显著。
本专业依托这些校外教学基地先进的设备、齐全的设施,高质量的实习教学资料和严格规范的实习管理,积极探索产、研、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努力培养工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实践教学效果好。本专业的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加强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将为企业学习阶段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各实施企业能安排的学习内容及条件见下表:
学习内容及条件
序号 |
企业 |
学习内容 |
设备 台套数 |
可接纳学生数 |
企业导师人数 |
1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电机安装与调试工艺 |
高压电机安装与维修工艺(动力分厂) 低压电机安装与调试技术(中小型电机分厂) 微特电机维护与调试技术(特电分公司) |
563 |
30 |
6 |
成套电器结构与制造工艺 |
采矿设备安装与调试、维修(采掘分公司) 车辆电控设备维护与调试(移动设备部) 供配电电控柜制造(成套电器管理部) |
174 |
10 |
5 |
电力电子设备结构与工艺 |
选矿设备电控设备(各选矿分厂) 机电设备变频调速系统(成套电器管理部) |
53 |
10 |
2 |
售后服务 |
电机及电控设备售后技术服务(综合部) |
|
5 |
2 |
(八)师资配备
1.在企业学习阶段安排的指导教师(含企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学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教师资质才能参与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工作。
2.企业指导教师资质要求:
(1)具有丰富的工程经历,在企业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
(2)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
(3)具有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
(4)具有一定的职工培训或教学经验。
企业学习阶段学校指导教师资质要求:
(1)具有一定的工程经历;
(2)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3)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3.在企业学习阶段对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和企业各派一位或数位导师负责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工作。
4.在企业的各个学习地点,至少安排1位学校指导教师和1位企业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后,计划每届招收学生90人(3个班),在企业学习阶段,计划实施企业8家,学习地点(分厂或车间)共20个,安排学校指导教师10人,聘请企业指导教师18人,学习过程中实际生师比为5:1;企业学习阶段各教学环节指导教师安排如下:
企业学习阶段指导教师配备
序号 |
教学项目(模块) |
时间(周) |
学生人数 |
指导教师人数 (学校教师/企业教师) |
实施企业 |
1 |
认识实习 |
1 |
90 |
10/12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2 |
电机结构与制造工艺 |
9 |
20 |
3/4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3 |
变压器结构与制造工艺 |
9 |
5 |
1/2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4 |
高低压电器结构与制造工艺 |
9 |
15 |
2/3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5 |
成套电器结构与制造工艺 |
9 |
10 |
1/2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6 |
电力电子设备结构与工艺 |
9 |
7 |
1/2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7 |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
9 |
8 |
1/2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8 |
电气产品技术服务培训内容 |
9 |
10 |
1/2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9 |
电力安装调试 |
9 |
15 |
1/2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10 |
项目设计 |
|
90 |
10/6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11 |
毕业设计 |
15 |
90 |
10/10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拟聘请的企业指导教师一览表
序号 |
姓 名 |
职 称 |
职 务 |
学 历 |
所在企业 |
所从事专业 |
1 |
朱仲华 |
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 |
技术中心主任 |
本科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2 |
杨建波 |
高级工程师 |
电机部部长 |
本科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3 |
杨国伟 |
高级工程师 |
主任工程师 |
硕士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4 |
潘越林 |
高级工程师 |
主任工程师 |
本科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5 |
刘启先 |
高级工程师 |
主任工程师 |
硕士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6 |
张越雷 |
高级工程师 |
主任工程师 |
本科 |
四川安宁 |
工业自动化 |
7 |
张文峰 |
高级工程师 |
|
本科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8 |
朱广辉 |
高级工程师 |
技术中心副主任 |
硕士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9 |
陈晓可 |
高级工程师 |
|
博士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10 |
刘和平 |
高级工程师 |
|
硕士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11 |
李润山 |
高级工程师 |
|
本科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12 |
杨柏辉 |
高级工程师 |
|
本科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13 |
张 鹏 |
工程师 |
|
本科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14 |
周 聪 |
工程师 |
|
硕士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15 |
李慧娟 |
工程师 |
|
本科 |
四川安宁 |
电气工程 |
|
|
|
|
|
|
|
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师已取得企业工程经历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学位 |
职称 |
工程经历 |
主讲课程 |
1 |
包强 |
男 |
28 |
|
工程师 |
在华森从事计算机应用 |
计算机控制 |
2 |
张熠林 |
男 |
32 |
|
助工 |
在华森从事计算机应用及维修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3 |
刘军 |
男 |
60 |
|
高级技师 |
在华森从矿山机械的电器与控制 |
矿山电器与控制 |
4 |
何先刚 |
男 |
48 |
|
高级技师 |
在华森从机械安装与维修、管理 |
矿山设备 |
5 |
阙建军 |
男 |
49 |
|
高级技师 |
在华森从机械安装与维修、管理 |
矿山设备 |
6 |
|
|
|
|
|
|
|
7 |
|
|
|
|
|
|
|
8 |
|
|
|
|
|
|
|